返回
取消

首页

亲子

标题婴儿春季防治手足口病的方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补充

2022-11-10 10:03:00 阅读()
近日,珠海多家幼儿园暴发手足,手足口病疫情再次牵动人心,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3岁以下的宝宝患病居多,经常会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发生集体流行...

5bac2def98454_550_0.jpg

婴儿春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补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小儿传染病。 手足口病有周期性流行趋势,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其症状为患儿口腔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红光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出疹子不会被蚊子咬、变成药疹、口唇牙龈疱疹、水泡,所以也被称为“四不像”。 临床上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痂的“四不”特点。 [! -empirenews.page----]

5bac2df4655e0_550_0.jpg

婴儿春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补充

本病的预防很重要,在流行季节请不要带宝宝去公共场所。 要培养宝宝讲卫生的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并定期消毒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

本病无免疫性,患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可能还会患上。

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防病实践表明,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 -empirenews.page----]

5bac2d8e70990_550_0.jpg

婴儿春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补充

该病有一周潜伏期

今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去年同期,难道相关托幼机构的预防措施不到位吗? 手足口病有1周左右潜伏期,且相当多的患儿有隐性感染。 也就是说,感染后没有发病,但处于排毒状态。

“这是一些儿童设施没能防止,引起了聚集性感染。 ”关于隐性感染,目前以依靠洗手、消毒等前期预防措施为主。 防止手足口病扩散,光靠某个机关和单位是做不到的,必须依靠全民参与。 [! -empirenews.page----]

5bac2e0d28550_550_0.jpg

婴儿春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补充

如何预防干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但中医药抗病毒效果已在现代医学中得到证实。

因此,中医在防治手足口病方面具有优势,中医越早介入防治,越能有效防治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疗效,也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 -empirenews.page----]

5bac2e0681ee8_550_0.jpg

婴儿春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补充

中药治疗本病的疗效非常好,既能消除和缓解症状,又能缩短病程。 发病初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疗法,常用药物有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心草、蝉衣

发病后期如出现手足发热、饮食少、烦躁等症状,可加用生地、麦冬、白薇、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

对于口中有疱疹、溃疡、气息难闻的儿童,可采用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能舒缓情绪。 可选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黄散中一种,喷于口腔患处,每日2次治疗口咽部疱疹。

儿童手脚出现疱疹,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度温度时浸入手足,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 -empirenews.page----]

5bac2db15e0b0_550_0.jpg

婴儿春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补充

吃饭前后、外出后不要用肥皂、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凉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护理人员接触儿童前,应当更换儿童尿布,处理粪便后,洗手,妥善处理污物;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该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注意家居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洗衣服;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家庭治疗的儿童,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父母应当及时晾晒、消毒患儿衣物,及时消毒处理患儿粪便; 轻型患儿无需住院,应居家治疗、休息,减少交叉感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