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取消

首页

亲子

父母必知:体罚孩子需注意的六点

2022-11-10 13:51:57 阅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难免也会有不得不打的时候。孩子不听话,如何才能让“打”变得更有教育效果,同时又减低伤害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体罚孩子需要注意的六个事项。

5bac2da676750_550_0.jpg

1、非打不可也忌情绪化

如果遇到必须打孩子的情况,父母应该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地面对孩子的问题。 因为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不好意思,给孩子的心带来一定的伤害。

2、让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打

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要明确告诉孩子为什么被打,犯下一个错误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 不要通过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另外,不管有没有,都不能举手打孩子。 打孩子后,要安慰孩子,让孩子明白。 打他父母也很伤心。 最重要的是,即使父母错了,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爱他。 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 -empirenews.page----]

5bac2da40c9f4_550_0.jpg

3、2岁前和6岁后的孩子打不得

两岁前的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 打孩子,不仅对孩子没有警示作用,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心也越来越强。 六岁后的孩子已经到了懂得道理的年龄了。 此时父母需要以合情合理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对孩子说坏话只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4、能不打尽量不打

不打孩子是理想的状态。 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不要着急打孩子。 冲动地打孩子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这时,可以把自己现在的感受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对刚才行为的不满。 说明自己的心情,能让心情平静下来,也有助于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促进孩子的反思。 [! -empirenews.page----]

5bac2dd59a970_550_0.jpg

5、自然后果惩罚法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不需要过多地批评孩子,也不需要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的过失和错误带来的后果。 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可以指导孩子自己弥补错误。 例如,如果牛奶翻了,就不能喝牛奶。 同时你需要自己打扫桌子上的牛奶。 这不仅能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错误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还能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中产生悔改的念头,有助于避免孩子重蹈覆辙。

6、间接惩罚手段

如果孩子的错误不大,父母可以过分追究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 可以通过对他的行为施加限制、拘留喜欢的东西等间接惩罚的手段,让孩子记住教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