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是什么原因
2022-09-08 08:24:45 阅读()相信不少妈妈都听过宝宝患肠套叠有多痛苦,那么到底小儿肠套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小儿肠套叠是怎么回事,下面跟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了解吧~
小儿肠套叠是什么原因
1、饮食改变和辅食刺激引起的
婴幼儿期是肠蠕动节律变化较大的时期,易发生肠蠕动紊乱,且外界多为引起肠套叠的因素,如添加膳食补充剂、食物性质、环境、气温变化、肠道自身疾病,如肠炎等会诱发肠蠕动紊乱,导致肠套叠。
2、局部解剖因素引起的
婴幼儿的回盲部比较游动,回盲瓣像嘴唇一样突出于盲肠,如果回肠蠕动出现异常,可牵拉肠壁形成重叠。
3、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引起回盲部集合淋巴结肿大的因素:小儿腺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后,引起末端回肠集合淋巴结增生,局部肠壁增厚,甚至形成肿物突出肠腔,成为包膜的起点,再加上肠道感染病毒或其他
4、免疫反应不平衡因素引起的
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在1岁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的时期,容易破坏肠壁局部免疫功能,蠕动紊乱诱发肠套叠。 继发肠套叠多表现为肠壁或肠腔内器质**改变,如肠息肉、肿瘤、肠壁血肿、默克尔憩室、肠囊肿进入肠腔,以肠壁为起点引起肠套叠,发病率约占2%~5%。
肠套叠分为两个原因各不相同
肠套叠分为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两种,儿童肠套叠几乎全部为原发性,约占95%以上。
1.原发性肠套叠(急性肠套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饮食改变:出生后4~10个月,是膳食补充剂添加和奶量增加的时期,也是肠套叠的发病高峰。 婴儿的肠道不能及时应对变化了的食物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
(2)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泳性大,回盲瓣过度增厚,小肠间膜相对较长,婴儿90%回肠瓣如唇突出盲肠,长1厘米以上。 加之该区淋巴组织丰富,经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增厚,肠蠕动使回盲瓣前移,易牵拉肠道形成重叠。
(3)病毒感染:系列研究表明,急性肠套叠与肠道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关。
(4)(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各种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毒素等刺激肠道引起痉挛,扰乱蠕动肠功能节律,发生反向蠕动,引起肠套叠。
(5)遗传因素:部分肠套叠患者有家族发病史。
默克尔憩室、先天性肠重叠畸形等(6)先天性肠管畸形和其他器质性疾病:是急性肠套叠的诱因。
2.继发性肠套叠(慢性复发性肠套叠)
多见于老年儿童及**,其发生原因多为肠道存在气质型病变继发重叠,肠道器质病变多见肠息肉、憩室、重复畸形、紫癜血肿、肿瘤及结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