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取消

首页

星座

腊月的风俗是什么? 腊月磨豆腐的由来是什么

2022-10-17 18:31:48 阅读()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举行习俗活动来庆祝。那么腊月二十五的风俗是什么?

腊月的风俗是什么

1.赶乱岁

中国民间的旧俗认为腊月是把灶神送上天后接至除夕的。 其间,人无上帝管辖,百无禁忌。 在中国的民间,嫁人的情况很多,被称为“赶乱岁”。 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间段。

2.千灯节

腊月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性节日。 蒙曰“明干卓拉”,意为千灯节。 腊月二十五,做“明干卓拉”去寺庙放火,点得越多越吉利。

3.推磨做豆腐

即使是现在,有些地方到除夕为止仍有“吃豆腐渣”的风俗。 究其原因,果然是当地的传说,“贞王”接到天上的报告后,玉帝来到下界,调查各家是否位于贞王奏上街。 于是,各家都曾以“吃豆腐渣”来表示清苦,隐瞒玉皇的刑罚。

4.接玉皇

从前,腊月二十三灶王上天后,玉皇大帝在腊月二十五亲自下凡,察人间善恶,定下来年祸福,家家户户祷告,称之为“迎玉皇”。 人们在这一天,要密切关注日常生活和语言,取得好成绩,得到玉皇的欢心,得到明年的祝福。

5.照田蚕

江南一带民间称腊月二十五为“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在田野里插上绑着火把的长竿,用火焰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示明年丰收。

6.糊窗户

腊月二十三日献柴,腊月二十四日扫完房子后的腊月二十五,老北京人该刷窗户了。 家家户户“装窗户”,不仅仅是为了“搭理”神灵,更是为了照顾自己的眼睛。

209f2b9a634e8cac4251e3f1983202_550_0.jpg

腊月磨豆腐的由来

二十五又称迎玉皇,传说这一天,玉皇将亲临下界,了解民间的实际情况。 因为腊月二十三的汉王做了报告,觉得汉王说的民间困难有些夸张。 因为玉皇作为细心的人,还是觉得自己去一次比较靠谱。

来到某家后,玉皇看到这家在磨豆腐。 玉皇从没见过这是什么。 摘了几个尝了尝,味道不好,粗糙难咽。 回来后立即安排民间发放金银财宝,除夕财宝从天而降,家家户户。 其实,玉皇吃的不是豆腐,而是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所以相当难吃,但为了每年都能得到财宝,他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五日进行豆腐研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