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技术界重大突破: 1纳米晶体管诞生
2022-09-04 00:25:51 阅读()据外媒报道,沉寂已久的计算技术界迎来了一个大新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个团队打破了物理极限,将现有的最精尖的晶体管制程从14nm缩减到了1nm,完成了计算技术界的一大突破!
据外媒报道,沉寂已久的计算技术界迎来了大新闻。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团队打破了物理极限,将目前最精密的晶体管工艺从14纳米缩小到1纳米,实现了计算技术界的重大突破。 晶体管的工艺尺寸是计算技术进步的硬指标。 晶体管越小,在相同体积的芯片上可以集成越多,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耗将大幅提高。
多年来,技术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 也就是说,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集成电路可容纳的部件数量约每18-24个月增加一倍,性能也增加一倍。 但放眼未来,摩尔定律开始有点失灵。 因为从芯片的制造来看,7nm是物理极限。 如果晶体管的尺寸低于这个数字,就会非常集中于物理形态,产生量子隧道效应,给芯片制造带来很大的**。
此前,英特尔等大芯片曾表示,将寻找替代硅的新原料,制造7纳米晶体管,目前由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率先推出。 这些1nm晶体管由碳纳米管和二硫化钼组成,二硫化钼起着半导体的作用,碳纳米管起着控制逻辑门中电子流动的作用。
目前,该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但14nm工艺下一个模具有10亿个以上的晶体管,要将晶体管缩小到1nm,大量生产的困难太大了。 但该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材料的发现将在未来大大提高计算机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