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中耳炎是怎么发生的
2022-09-08 08:20:13 阅读()在不经意中或许小宝宝就患了中耳炎,那么到底新生儿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呢,新生儿中耳炎是什么原因,下面跟随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了解吧~
新生儿中耳炎多由咽鼓管感染引起
专家表示,这主要与婴儿耳朵解剖特点有关。 *相比之下,婴儿咽鼓管位置水平、宽、直、短,在婴儿感染呼吸道感染时,容易引起鼻咽细菌或病毒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是引起中耳炎的最常见途径
具体小儿发病率高的原因:
易患麻疹、猩红热、百日咳、肺炎等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
小儿咽鼓管短而直、水平,分泌物易通过该管进入鼓室;
小儿多仰卧吸奶,尤其是人工喂奶时,呕吐物和多余乳汁容易流入鼓室;
小儿多患增生体肥大和管周淋巴结炎,易堵塞咽鼓管口,妨碍引流引起炎症;
小儿处于萌牙期,多食欲不振,局部肿胀,局部肿胀,抵抗力减弱,易感染其他疾病;
先天性唇裂、腭裂可引起腭咽功能不良,易引起咽鼓管感染,但鼓室内黏膜下胚性组织多,感染力差;
增生、鼻息肉等手术,出血和填塞过长易引起鼓室感染。
新生儿中耳炎也可能是因为日常细节不够
1.婴儿喂奶不当
宝宝躺着喝水、喝牛奶的话,水和牛奶会流入鼻咽方向,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 所以,宝宝喝牛奶或其他饮料时,请稍微抬起头,随时帮他擦干流下来的水或牛奶。
2.提捏鼻子
成人经常捏住儿童鼻子,不仅会损伤鼻腔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自身防御功能,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而且鼻腔内分泌物受压,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症。
3.乱擤鼻涕
很多**为孩子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经常用两个手指捏住两边的鼻翼,**擤鼻涕。 由于儿童两侧鼻孔被捏碎,堵塞鼻涕逃逸通道,外力作用下喷入鼻后孔,经咽鼓管侵入中耳,使其中的细菌和病毒滋生发炎。 据统计,约1/3的中耳炎患儿是这样“制造”的。
4.乱掏耳朵
耳屎学名下垂,有生理作用,起到耳道“门卫”的作用,阻止虫子、脏水等异物进入; 起到“围巾”的作用,防止剧烈的声波损伤鼓膜等。 掏耳可破坏其生理作用,解除耳道“门卫”,为细菌随异物进入中耳打开方便的大门,同时损伤耳道黏膜和鼓膜引起感染,蔓延至中耳引起中耳炎。
5.不洁环境
在吸烟、通风不良、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儿童接触感冒病菌和病毒的机会大幅增加,更有可能患上中耳炎。
6.滥用奶嘴
在对100名半岁至1岁半的婴儿进行调查后,专家们发现,连续6个月使用安慰乳头的婴儿,患中耳炎的概率比不使用的人高30%以上。 因为,孩子频繁吸入的动作,有可能从鼻腔的后端让病原菌钻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