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取消

首页

亲子

标题新生儿溶血病如何治疗溶血病应及早治疗

2022-09-04 00:16:34 阅读()
如果准爸爸准妈妈血型不合,有可能造成新生儿溶血症,较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溶血症,那么到底新生儿溶血症怎么治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了解吧~

新生儿溶血病如何治疗

准爸爸准**血型不合可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常见的有ABO血型不合血症和Rh血型不合血症。 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血症在首发胎儿时很少发生,但Rh血型不合血症比ABO血型不合血症严重得多。

如果准**的血型是o型,准爸爸的血型是非o型,如a型、b型或AB型,出生的孩子可能发生溶血病。 如果准爸爸准**的血型都是o型,孩子就不容易得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586ccb4**5e2b_550_0.png

分娩时,必须做好新生儿急救准备。 胎儿出生后立即切断肚脐,减少抗体进入婴儿体内。 保留脐带,为严重溶血病患儿换血做准备。 新生儿出生后应严密观察黄疸出现时间。 一般出现在第2-3天,严重者24小时内出现黄疸。 而且要注意黄疸的发展速度。 如胆红素浓度过高,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今后影响智能,溶血病应及早治疗。 具体措施如下:

1.药物治疗

由于胆红素在肝脏中代谢,一般医院都使用胶原蛋白等促进肝脏功能的药物。 如果发现新生儿黄疸是由溶血病引起的,使用抑制**血型抗体作用的药物,例如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的白蛋白,可以阻止胆红素进入大脑,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机会。

2.蓝光治疗

胆红素处于脂溶性状态时容易进入大脑,处于水溶性状态时可通过尿液排出,蓝光治疗可改变胆红素的化学结构,有利于随尿液排出体外。

3.换血治疗

如果所有这些方法都不成功,或者婴儿血胆红素水平达到某一高度,胆红素就可能进入大脑形成胆红素脑病,也称为核黄疸。 这个时候,最有效的方法是交换血液。 健康人的血会分阶段、一次又一次地被宝宝的血所取代,降低宝宝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也减少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机会。 一般来说,换血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一过程也有风险,但其治疗意义明显。

583fd78a1890d_550_0.jpg

新生儿溶血病症状

1 .黄疸出现得很快。 患溶血病的婴儿往往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症状,早于正常生理性黄疸。 黄疸在48小时内迅速扩散,从脸部、躯干立即发展到四肢、手掌、脚心。 此外,皮肤变黄程度较重,颜色由淡黄变为金**,程度重于生理性黄疸。

2 .贫血。 患有溶血病的婴儿都有轻重不一的贫血,严重者会导致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3 .肝脾肿大。 症状较轻的婴儿无明显增大,症状较重的婴儿有明显肝脾增大。

4 .发热。 溶血病宝宝经常伴有发热。

5 .神经出现异常。 患病婴儿可表现为拒奶、嗜睡、抽风、双眼无神或凝视、四肢僵硬伸直、悲鸣等症状。

58bfd1282475a_550_0.gif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