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腹泻手法图详细图解帮助宝宝缓解腹泻
2022-09-04 00:04:15 阅读()小儿腹泻也是比较常见的小儿病症,而推拿能有效的缓解腹泻问题,那么小儿推拿腹泻手法图是怎样的呢,小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下面跟随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了解吧~
小儿推拿腹泻手法1
1、补脾经
【穴位】脾经
【位置】小儿拇指螺纹面
【手法】患儿拇指屈曲,沿拇指桡侧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称为补牌经; 用拇指末节罗纹面旋法,又称补脾经,100-300次。 伸出大拇指,从指端经过罗纹向指根方向笔直按压,称为清脾经。 补牌经、清脾经,统称按脾经,往返即清补脾经。
【作用】主治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2、清大肠
【穴位】大肠
【位置】在食指桡侧缘,从指尖到指根呈一直线,为线型穴位。
【手法】将小儿食指固定在术者左手虎口,用右手拇指外缘按压。 从指尖向指根按压称为补大肠,从指根向指尖按压称为泻大肠,往复称为清大肠,次数为100~500次。
【作用】主要治疗方法有胃脘痛、口腔炎、痢疾、腹泻、**肿、脱肛、反肛、便秘。
3、揉板门
【穴位】木板门
【位置】拇指下,手掌较大的鱼际平面。
【手法】指端在大鱼间平面中点处推拿的方法,称搓板门,100~500次。
【作用】主治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出疹潮热不退,或出疹后低热、烦躁、口臭、鼻出血、鼻窦炎、上牙龈红肿、光面舌、苔厚等。
4、运内八卦
【穴位】内卦
【位置】手掌面以手掌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 这个圆周就是内部八卦。
【手法】术者左手托住小儿四指,手掌朝上,右手在拇指外缘压穴上抬,顺时针推运称为顺运内八卦。 逆时针按压叫做逆运内八卦。 操作时,请覆盖或轻轻搬运离宫。 100~300次。
【作用】主治咳痰喘呕、食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烦躁等。
5、揉中脘
【穴位】中胁
【位置】中胶穴位于剑突=胸骨下端(和肚脐中点。
【手法】用指端或手掌根揉。 揉中脘即可,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对消化和中、腹胀、腹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
6、揉天枢
【穴位】天枢
【位置】天枢穴在肚脐旁张开三根横指(婴儿的手指)。
【手法】指端揉按,称天枢揉,左右各揉100-300次。
【作用】梳理大肠,镇理气,主治腹泻、痢疾、腹痛、食积、腹胀、便秘。
7、揉龟尾
【穴位】龟尾
【位置】尾骨末端是乌龟的尾巴
【手法】用拇指边或中指边推拿。 揉乌龟的尾巴就好,100-300次。
【作用】揉龟尾调节督脉经气、调理大肠,对止泻、通便有一定疗效。
[! -empirenews.page----]
小儿推拿腹泻手法2
1、点揉足三里
【穴位】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横指处。
【手法】用拇指指腹推拿100-200次。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预防腹胀、便秘、腹泻等。
2、推上七节骨
【穴位】七节骨
【位置】以尾椎骨为起点,以上1寸至1.5寸为七节骨。
【手法】张开双手,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两侧,拇指交替按压七节骨200-300次。 往下按的话会治好便秘。
【作用】治疗腹泻、腹泻、伤寒、关节痛等症状。
3、揉腹
【手法】张开手掌,放在宝宝腹部,逆时针轻轻揉50次左右或2分钟左右。
【注意】一定要逆时针揉肚子,顺时针揉肚子可以消除便秘。
【作用】能使儿童止泻,促进胃肠功能湿润。
4、补肾经
【穴位】肾经
【位置】在小指的手掌面上,从指尖到指根呈一条直线。
【手法】按压婴儿小指最外侧指腹顺时针旋转,小儿小指朝上夹在术者左手虎口,右手拇指用小儿小指指按指根,称为补肾经,150~300次。
【作用】这里可以补肾水,防止宝宝腹泻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