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取消

首页

亲子

学习宝宝如何行走 应避免常见的五大误区

2022-09-03 23:23:20 阅读()
宝宝到了一定年龄后就得慢慢学走路了,不能总是抱着,这时家长就比较辛苦了,那么到底宝宝如何学走路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了解吧~

宝宝学怎么走路

可以先学会站立,然后放松婴儿的扶手行走,也可以慢慢放手行走。 一个人走几步稳了就牵着手走试试。 最后慢慢间断放手,宝宝就能慢慢**走。 每个婴儿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 记住婴儿自然行走是最好的方法。 以下是具体做法。

1、学站立

当宝宝到了10-12月龄,应该学会独自站立。 另外,蹲下到达车站,从站到蹲下这两种姿势可以一个人切换。

2、 扶栏走

通常,当婴儿能独自站立时,父母可以让婴儿带着他去扶栏。 扶手稳定后,父母可以牵着婴儿的两条小手,走几步。

3、松手走

紧紧牵手后,父母可以分开半米,放开宝宝的手,同时鼓励孩子“去找宝宝、爸爸”。

不远,孩子大胆地慢慢迈出一步,扑向爸爸。 “一步、两步,太棒了”,在父母的鼓励和保护下,孩子可以一个人走几步了。

4、 牵手走

宝宝一个人稳定走几步后,父母就可以牵着宝宝的一只手练习走。 以后可以让宝宝拉一根**手指练习。 在这个时期,请选择能走路、行走、发出声音的玩具。 玩具会提高宝宝对学习的兴趣哦。

5、间断松手

以上走法熟练后,可以断断续续地放开宝宝的手,给宝宝一个**行走的机会,直到宝宝能完全**行走。

59a7da3f03e54_550_0.jpg

婴儿走路的常见误解

误区1 : 学步越早越好

筛查并不是越早越好。 根据目前广泛使用的婴儿发育参考指标“丹佛发育筛查表”,婴儿在10个月至14、15个月之间开始行走是正常的年龄范围。

婴儿出生10个月后,一般都有想试着走走的强烈愿望。 这是宝宝学习走路的黄金时间。 父母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时期,帮助宝宝顺利行走。 学得太早的话,很容易变成圈脚。

误区2 : 直接学走不学爬

我说爬宝**是非常重要的。 大多数宝宝从爬行到慢慢到达车站,直到学会走路。 而且,爬行对宝宝学习走路非常好。 宝宝爬的时间越长,平衡和协调性越好,学习走路时省力。 因此,应该更多地鼓励**婴儿攀登。

误区3 : 觉得宝宝垫着脚尖走是有病

如果宝宝第一次学走路时踮起脚尖,经常摔跤,就有可能出现脑瘫。 你最好带我去医院。 宝宝完全能走了,还能慢慢走,却出现脚尖走的现象,不用担心。 可能是因为你家宝宝很淘气,那样走路很开心。

误区4:宝宝走路晚,发育肯定有问题

如果宝宝能稳坐、能爬等其他动作发育没有问题,就不用担心走路有什么问题了。 宝宝16个月左右学会走路的话,很正常。 但是,希望爸爸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已经18个月了,还不能迈出第一步,最好去医院。

误区5 : 不可缺少的学步神器

踏板车对宝**有百害而无一利! 孩子长期骑滑板车,容易引起他的感官失调。 此外,滑板车骑行时全身重量压在双脚上,多以马蹄足行走,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儿童下肢畸形。

59a7da3ec3638_550_0.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