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取消

首页

亲子

川崎病如何治疗母亲 很清楚这三种治疗方法

2022-06-19 19:12:10 阅读()
川崎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治疗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尤其是有并发症的孩子,那么到底川崎病怎么治疗,川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了解吧~

川崎病治疗的西医治疗

【急性期治疗】

1.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

研究证实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 必须强调发病后10天内用药。 用法为每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连续给药2~4小时; 同时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钟~4次,连续4天,然后滋润至5mg/kg.d,顿服。

2.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早期口服可以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但没有对照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 剂量为每日30~100mg.kg,分钟~4次。 日本医生之所以倾向于少量使用,是因为他们认为川崎病急性期大量用药者会增加急性患者阿司匹林吸收的降低和清除,大量用药可以达到抗炎效果。 服用14天,退热后减至1天~5mg/kg,一次服下,丰收至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被认为能缓解症状,但随后发现皮质激素易引起血栓形成,妨碍冠状动脉病变修复,促进动脉瘤形成,不宜单用劲松等皮质激素治疗。 除非合并重症心肌炎或高热持续重症病例,否则可采用强地松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控制川崎病早期炎症反应一般不仅仅是皮质激素。  

5a4b37f7d0f98_550_0.jpg

【恢复期治疗】

1.抗凝治疗

恢复期病例每日~5mg/kg服用阿司匹林1次,至血沉、血小板恢复正常,如无冠状动脉异常,一般发病后6~8周停药。 随后6个月、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对于遗留冠状动脉慢性期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密切随访。 有小单发冠状动脉瘤的患者,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3~5mg/kg.d,直至动脉瘤消退。 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每日~6mg/kg、分钟~3次服用潘生丁。

每年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情况、临床资料或运动试验提示心肌缺血,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患者多发或大冠状动脉瘤,应行长期口服造影。 患者多发或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和潘生丁。 有巨大肿瘤的患者易血栓,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可口服法华令抗凝剂。

这些患者应限制活动,不参加体育活动。 每3~6月检查心脏情况,如有心肌缺血表现或运动试验阳性,应行冠状动脉造影,了解狭窄病变进展情况。 患有一条或多条主要冠状动脉闭塞的患者,应当长期接受抗凝治疗,反复检查心肌扫描、运动试验、冠状血管造影等心脏情况,考虑外科治疗。

2.溶栓治疗

心有梗死和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静脉或导管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给药,促进冠状动脉开通、心肌再灌注。 溶栓1小时内给予尿激酶20000u/kg,继而每小时3000~4000u/kg。 冠状动脉给药1小时内尿激酶1000u/kg。 也可使用链激酶,静脉溶栓1小时内输入链激酶10000u/kg,30分钟后可再使用一次。 以上药物能快速溶解纤维蛋白,效果好,无副作用。

3.冠状动脉成形术

应用球囊导管扩张冠状动脉狭窄病例,取得成功。

4.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术适应证有:左主干高度梗阻; 多支高度梗阻; 左前降支近高度闭塞。 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例,内科治疗无效,可行瓣膜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

日本报告了62例接受冠状动脉分流术的川崎病患者,其中7例同时接受二尖瓣手术。 术前70%的患者有心绞痛、心力衰竭或其他症状。 术后4年生存率87%,10年生存率45%,多死于后期心肌梗死或猝死。

5.相应治疗

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应相应治疗。

5a4b37f82ffb8_550_0.jpg

[! -empirenews.page----]

川崎病的治疗方法中医疗方法

【基本方法】

(1)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4ml (相当于丹参6g )加10%葡萄保龄球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共用2个疗程。

(2)中药:白虎汤按证加减,生石膏30-50g,知母6-10g,板蓝根15-30g,沙参20g,麦冬10g,葛根20g,淡竹叶6g,艾蒿10g。 每日一次煎水服用,10-15次连续服用为一疗程,使用一个疗程。

(3)局部用药:口腔部分涂抹西瓜霜。

5a4c3fd944291_550_0.gif

【中药方】

中药方一:

针对急症、高热持续、无恶寒或有微风、口渴喜饮、无汗、咳嗽、目赤咽红、掌底潮红、面体干部乍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舌红、苔薄白、脉浮数症状。 疏风清热,宜透邪解毒。

[方药] 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各12克、薄荷7克、牛蒡、玄参、青黛、芦根各12克、生甘草7克。 加入手脚潮红者、面团、黄芩; 淋巴结肿大时,加入川贝母、羊乳根,热势高时,加入生石膏。

中药方二:

壮热不退、昼轻夜重、烦躁不宁,或嗜睡、皮肤斑疹、咽红目赤、唇干红裂(口腔粘膜充血、双眼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关节肿痛、手足硬肿脱皮、舌红江、杨梅、苔薄、脉数强力症状。 要净化空气,冷却营地,解毒护阴。

[方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黄、丹皮、玄参、知母、金银花、连翘、黄连各6~12克,生石膏12—16克,淡竹叶7克)。 尚有表证者,增加金银花、连翘用量,阴液已消耗,加新鲜石斛、麦冬、天花粉等,兼肾实证者,以生大黄通下。 另外,在该阶段还可以选择清营汤、化斑汤、犀角地黄汤等。

5a39cfc85e50a_550_0.jpg

中药方三:

微热未着,咽干口干燥,唇焦,指尖脱皮,或潮戏脱屑,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数症状。 必须洗净多余的热量,滋养阴生津。

[方药] 竹叶石膏汤加减:生石膏12克、淡竹叶7克、栀子、北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生芦根各12克、生甘草7克或沙参麦冬汤加减。

中药方四:

针对退烧、乏力、动就容易出汗、口渴常饮,或心悸舌红津少、苔薄白、脉细弱或不规则症状。 需要益气养阴。

[方药] 生脉散加味:太子参(或党参)、五味子、麦冬、生黄芪、白术炒、生山药、石斛、生稻芽各6-12克。 滞留者、山楂肉、口腔溃疡者,用锡制漱口、涂抹。

5a39cb0f82adc_550_0.jpg

[! -empirenews.page----]

川崎病治疗方法的日常护理

1、发热及时降温

体温以发热为首发症状,高烧时,父母应自行报告医生,不要给患儿吃退热药。 体温在38.5以下,应物理降温,用温水洗澡,冰袋凉,多喝热水,体温不降,持续升高至38.5以上,采用药物治疗,如莫替卡、配合达到降温的目的

2、护理局部皮肤

四肢末端发生变化的患儿1周内手指僵硬肿胀,手部平面皮肤可能发红,部分患儿指关节呈梭形肿胀、触痛,在肢端、肛周、躯干等处脱皮,指甲脱落。 加强患儿护理,注意局部皮肤黏膜清洁,避免刮皮,防止皮肤裂伤发生。

3、出疹子别去抓

皮疹发病15天后部分患儿可出现皮肤多形性红斑,以猩红热样皮疹最常见,无水泡及痂,约1周左右即可消退。 在此期间应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皮疹和药物引起的过敏皮疹现象进行鉴别。 此时,家长提示患儿穿软衣服,避免手部发痒,减少刺激。

5a4b2259a4af8_550_0.jpg

4、做好口腔清洁

及口唇潮红、干燥、皲裂、出血、结痂。 口腔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舌乳头突出呈杨梅舌,扁桃体轻度或严重肿大。 要协助父母进行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 尽量避免生、硬类食物,以流质、软食为主。

5、加强饮食调节

儿童加强消化道管理,多吃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膳食为主,如主张蛋糕、果汁饮料、豆浆等。 请勿吃生、硬、过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急性发作期以少量流食、多食为主,必要时补充脂肪乳、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保证营养充足,提高自身抗病能力,促进疾病早期康复。

6、不去乱碰淋巴结

改变淋巴结多见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为主,大豆至蚕豆粒大小,多发于一侧,有压痛,无波动感,1周后多可自行消退。

7、保护眼睛

眼部改变发病后1~6天患儿有眼结膜充血或球结膜充血,如无分泌物伴肿胀,可用氯霉素滴眼液滴眼,直接强光刺激,避免过度疲劳。

5a4b225a2c032_550_0.pn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