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包的粽子为什么不和自己包的粽子粘在一起煮多久
2022-05-19 05:16:23 阅读()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自己包粽子来吃,非常有乐趣。自己包的粽子为什么不粘?自己包的粽子煮多久熟?
自己包的粽子怎么不粘
1、做粽子所需的糯米,在做之前需要浸泡一段时间。 糯米在浸泡时间中过量吸收水分,可以使糯米细胞破裂,释放糯米的粘性成分。 如果粘性释放得很彻底的话,做好的粽子米就会出现粘性。 但是,如果糯米浸泡在水中的时间太短,糯米细胞就难以吸收足够的水分,粘性变差。
2、米的种类不同,制成的粽子的粘性也不同。 如果用来做粽子的米不是糯米,或者是质量差的糯米,粘性也不太好。 所以,做粽子选米的时候,尽量选择有粘性的糯米。
自己包的粽子要煮多久
1、先看浸米时间长短,浸米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普通锅需煮熟2小时以上,高压锅煮熟1小时以上。 倒入米的时间不足10小时的话,用普通锅煮3小时也不一定就熟了。
2、放米的时候,建议多花点时间煮饭。 为了让糯米充分吸收水分,最好间隔1~2天的时间。 那样的话,包着的粽子就很容易煮饭了。 可以用普通的锅煮大约一个小时左右。 用高压锅用小火煮30分钟也能熟。
3、煮刚包好的粽子时,盖上粽子,煮2小时左右。 用高压釜煮的话30分钟就结束了。 加热熟粽子时,可以加入少量水煮10分钟左右,也可以蒸10分钟左右。
生粽子完全熟的时间还与粽子的大小、是否肉馅的粽子有关。 越大的粽子越花时间,肉馅粽子也需要时间才能成熟。
那么,关于自己包的粽子粘不上的理由,我在这里进行了介绍。 伙伴们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