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驱五毒是指哪个五毒端午节驱五毒
2023-02-19 13:44:03 阅读()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都是端午节,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且传承下来了许多的习俗,其中驱五毒是比较常见的。那么,端午节驱五毒指的是哪五毒?
端午节驱五毒指的是哪种五毒
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有五种动物,分别为青蛇、蜈蚣、全蝎、壁虎、蟾蜍。 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误解。 因为壁虎虽然无毒,但被认为是猛毒物。 这就像鹤顶红是无毒的,但被认为是烈性毒药一样。
端午节驱五毒是什么意思?
民谚说:“端午节,热天,‘五毒’醒,不安宁。 ”。 因为五月五日端午节被认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间流传着很多驱邪、消毒、避疫的特殊习俗。 端午节驱“五毒”,是提醒大家注意防病。 避免“五毒”是过端午节的初衷,端午节前后是初夏季节,是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传染病的高发时期。 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人们把艾叶做成老虎的形状,据说老虎可以威慑百虫驱邪。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1、龙舟
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在古代是古越族祭祀水神或龙神的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能始于道岛原始社会末期。 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 据史书记载,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由此可见,划船比赛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更体现了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香槟包
传说端午节儿童戴香囊,有避邪驱疫之意,其实是用来装饰领口的。 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丝布外包,清香四溢,用五色丝弦挂线,做成各种形状,连成一串,形状**,小巧**。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年轻男女使用香囊表达深情。
3、悬挂
端午节时,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户户都要把水洒在院子里,用菖蒲、艾条插在门眉上,挂在堂上。 菖蒲、艾叶、玫瑰花、蒜头、龙船花并用,制成**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 花环,装饰,制造美丽的香气,女人争相佩戴,消除瘴气。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的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户户挂钟骥像,用于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从骊山讲武回宫。 疟疾很严重,做了二鬼的梦。 一大一小,小和尚穿着大红的无裤衩,偷了杨贵妃的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着殿跑。 鬼穿蓝袍戴帽子,捉鬼,挖出它的眼睛,一口吞下去。
5、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药材,据说能杀百毒。 所以端午节,古人把雄黄泡在酒中,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踝等处涂雄黄酒。 据说这种做法会让蚊子、蛇、蝎子、蜈蚣、壁虎、蜘蛛等不戴在上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