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无发热 不是唯一的鉴别标准
2022-11-25 05:25:52 阅读()现在大家都十分关心的新冠病毒,因为它实在是太容易感染了,而且潜伏期还特别长,再加上潜伏期也能传染,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被感染新冠病毒?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1、看症状。 新冠肺炎患者可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系统典型症状,个别患者就诊时无呼吸系统典型症状,与疑似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接触后,仅表现为新出现的消化系统症状。 如轻度食欲不振、乏力、精神障碍、恶心、呕吐、腹泻等; 如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头痛; 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如心慌、胸闷等; 以眼科症状为首发症状:如结膜炎; 只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2、查看接触史,是否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湖北朋友,或最近在湖北短暂停留。
3、查看**,医生给予血常规、胸片,如有异常可能安排肺部CT。 一旦发现肺部磨玻璃影,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诊断基本可行,确诊后需要试剂检查盒。
判断标准发热不是唯一的鉴别标准
首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第四版)并没有说不发热的患者可以完全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此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目前仍以发热、干咳和乏力为主,不发热的患者仍属少数,监测体温仍是目前初步鉴别感染和非感染者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其次,发热并不是唯一的鉴别方法,引起发热的疾病较多,并非所有发热患者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此患者的流行病学判断也要一并进行。 符合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才被判定为可疑病例。 确诊可疑病例需要病毒核酸检测,确诊患者需隔离治疗,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般发热患者,在一般病区对症治疗即可。 因此,从病例发现到确诊,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鉴别程序。 当然,理想情况是人人都能筛查,希望能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但在目前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并不支持,我们只能选择绝大多数发热患者作为筛查者。
如何看待不发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出现这种情况,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会非常头痛。 因为一般大众当然表示病毒的隐蔽性高,感染患者很难被发现。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投降。 目前,这部分患者还是极少数。 他们可能在不知道自己被感染的情况下传染给他人,所以我们需要与时间竞争,尽快发现已经感染或疑似感染的人,并将他们隔离。 如果我们发现的速度超过病毒的传播速度,总有一天病毒会完全消失。
作为普通大众,应尽量在家休息,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如果大家减少接触,新型冠状病毒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路径就会被切断。 最后,测量发热的体温,到底有多少度发热呢? 体温实际上只是参考数值,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 请注意,有时测量的体温计不准确。 另外,可能会吓到我们。 请注意,不同工具测量的发热标准不同。 在精度方面,水银温度计最准确,其次是电子温度计/耳温枪,最后是额温枪,但额温枪方便、快速测量。
此外,不同部位,温度正常临界标准不同:口温: 37.2,腋温: 37,肛门温: 37.5,耳温: 37.6,额温: 37.7。 总之,额温枪不是最准确的,但必须协助物业管理和保安。 因为对于中度发热和高烧的人来说,一定能检测出来。 这样,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找出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并尽快隔离或治疗。 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要有我们全国人民的积极合作和参与,我们相信不久就能度过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