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际医学中心整形医院苏映军主任付德丰医生治疗烧伤患者
2022-10-15 03:49:17 阅读()今年56岁的黄师傅,2021年9月10日下午2时许,正在建筑工地的井下,采用填缝剂封堵漏水渗水的管道,突然轰的一下发生闪爆,火苗直冲着黄师傅面部扑来,持续数秒并将他团团围住。
今年56岁的黄师傅,2021年9月10日下午2点左右,在建筑工地井下,用填缝剂堵塞了漏水渗水的管道。 突然一声轰鸣,火焰直击黄师傅的脸,将他包围了几秒钟。 黄医生竭尽全力从井口出来向同事求助,被救护车紧急送往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急诊科。 由于伤情危重,黄师傅颜面颈部严重烧伤,井下密闭空间内不可避免地吸入高热不良气体,引起面颈部严重肿胀、气管黏膜水肿和窒息,接诊医生及时行气管切开插管,在预防窒息的同时,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整形医院烧伤创面修复当时,患者属于严重烧伤,整形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主任苏映军介绍,“患者送来时,身体上半部分皮肤大部分为严重烧伤,大片表皮在事故现场仓促抢救和搬运过程中脱落,其余部分烧伤皮肤呈褐色。 面颈部烧伤最严重,眉毛、睫毛、鼻毛被烧伤,甚至口腔粘膜也被烧伤。 躺在急诊科病床上的患者由于压力而全身发抖”。 医生在与患者及其同事间断沟通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的经过。
整形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主任苏映军(左)主治医师付德丰(右)询问患者康复情况
事发时,黄先生正在约2米深的管道井施工。 黄先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用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堵塞各管道之间的间隙。 黄先生烧伤前,已经用了十几罐填缝剂。 密闭管道的井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剩下的十几罐填缝剂瓶也扭曲地排列在他身边。 黄老师拿起最后一瓶填缝剂摇晃身体时,意外突然发生,井中发生了闪爆。
患者逐渐康复
整形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主任苏映军、主治医生付德丰就诊后评估,黄师父烧伤面积约55%,-,集中在头颈部、上肢和躯干。 *时空环境密闭,鼻毛烧焦,呼吸道损伤。 建议关注患者呼吸道通畅,开放可靠的静脉通路,及时足量补液,抵制休克治疗。
了解整形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主任苏映军(左)主治医师付德丰(右)患者病例
当日18时许,黄医生住进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整形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病区,接受进一步救治。 苏映军主任和付德丰医生详细了解患者伤情,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分析认为,患者烧伤面积大,合并呼吸道损伤,病情较重,**后未尿,可能是胶体进口不足。 创面需清洗清创包扎,同时联系输血科,申请紧急血。 已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后续治疗方案告知患者家属。 1小时后,随着申请的血浆输入黄医生体内,看到逐渐平稳的心率、血压、尿量,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恐惧情绪也逐渐缓解。
接受了十多天的治疗。 目前,黄老师的病情逐渐好转,受伤后两三天内肿胀如篮球大小的头部已经恢复原貌,拔掉气管导管后可以正常交流。 一半创面基本愈合,其余创面继续修复,背部创面干燥无渗出,黄老师已开始双下肢力量训练,争取早日正常活动。
整形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主治医师付德丰
泡沫填充剂的主要成分多为聚氨酯( OCF ),它是气雾技术和聚氨酯泡沫技术交叉结合的产物。 将聚氨酯预聚物、发泡剂、催化剂、交联剂等填充到耐高压铁罐中,填充丙烷等气体而构成。 填缝剂可分为固体状和液体状,按性状分别属于4种可燃固体和3种可燃液体。 作为危险品的一种,填缝剂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均须注意避免燃烧。 聚氨酯泡沫填料广泛用于建筑门窗边缝、构件伸缩缝及孔洞的填充封装。 在这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整形医院烧伤创面修复科主治医生付德丰也特别表示:“泡腾片具有较强的易燃性和爆炸性。 产品应存放在25以下阴凉处,保质期一般在9-12个月左右。 禁止扎、烧铁桶和空桶,施工时要远离火源和热源。 不能倒置。 通常状态的加料罐受到压力。 如果使用错误,有****或破裂的危险。 施工时必须戴防护目镜和手套,保证良好通风。 罐装填缝剂应避免挤压,装卸、运输过程应避免随意堆放碰撞**。 作为可燃物,运输填缝剂时必须远离高温的地方,特别是夏天不要在白天最高温的时间段运输。 ”。
经查,其他各地都曾发生过聚氨酯泡沫填充剂产生**的事件,大家在使用聚氨酯泡沫填充剂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产品,严格按照使用规范操作,避免儿童接触,避免不良事件再次发生